关于咏春拳学总会
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一代宗师黄淳梁宗师应中国国家体委领导人之邀,带同李恒昌及其余弟子一行十二人前往北京传授咏春拳。自此,策划行动之主办当局以至参与学员均一至认为黄淳梁所传之并不是一套一般寻常拳术,而是一项酝藏无尽内涵之专门技击学术、学问。从此尊称黄淳梁所传之咏春技击武学为【咏春拳学】。
正当北京国家体总会当局正即极筹备以后【咏春拳学】在中国的发展计划时,黄淳梁 于1997年1月28日突然去世。享年六十一岁。举世哀鸣。
【咏春拳学】是一代宗师黄淳梁经过毕生钻研及实践之技击学宝贵成果。即两人在没有规则限制下进行徒手格?,或隋意搏击对抗时的现代科学理论及训练方法。
【咏春拳学】是一代宗师黄淳梁经毕生钻研及实践之技击学宝贵结晶成果。本会及一众黄淳梁弟子将会反对及追究任何非黄淳梁弟子或任何未经授权者滥用、或随意取用、或盗用【咏春拳学】之名字,或破坏【咏春拳学】之名誉。
李恒昌师傅于1997年12月创立咏春拳学研究会;以纪念恩师黄淳梁及继续发扬一代宗师黄淳梁所传之中华技击武学【咏春拳学】。由1997年 于中国及香港多处地点开班授徒,获得优良声誉及口碑。咏春拳学研究会于1999年12月正式改称为中国咏春拳学总会。
项目介绍
咏春拳 是中国南拳中极具实战技术内容的武术拳种,起源于清朝。因李小龙在国外的传播,咏春拳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世界通过咏春拳认识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也得以弘扬光大。咏春拳简单易学、实用,不受习武场地的局限,是一项兼顾养身、修心、健体的自卫防身功夫,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一经学习,终身受用!
咏春拳特点
咏春拳术 着重以柔克刚,贴身快打,消打同时,攻防合一,斗技不斗力。非常讲究动作的精简、效率,科学地分布体力,合理利用能量。其拳法理念注重训练个人的思想和本能的反应变化,而非单纯强调力量和固定死板的招式,以及盲目的“敢死精神”。通过学习咏春拳,可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由中枢神经支配肢体而导致出击速度比一般搏击术要高出很多。咏春拳理本身就包含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使学习者身心同时得到修炼和提高。咏春拳既具有健身的价值,又具有速极防身术,它将是全民强身健体的一项普及运动。
咏春拳教学内容
由中国咏春拳学总会主席李恒昌先生制定的《咏春拳学教学大纲》分四个阶段之内容。 由李恒昌先生亲自传授和对该教学内容传授情况进行教学考核审查。绝无任何自行添加内容,保证咏春拳学的正统风格。
1、咏春拳学之入门基础动作及理论。
教学内容:直接击拳法、基础腿法、步法。
2、初步应用及实践接触对手的反应练习。
教学内容:咏春五法之攻防手法等。
3、两人对敌且双方同时互动之技击概念及训练。
教学内容:附木人桩法、寻桥。
4、脱离初学者惯常之攻防练习模式,而进入不同位置及多角度之技术训练。
教学内容:附木人桩法等。
5、实战攻防手法。
6、总结及考核等。